古诗词排名前100,古诗词热度指数

以下数据全网热度数据,以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到。主要计算因子来源于百度搜索、搜狗、360搜索、古诗文网等。数据在不断完善过程中,

排名 诗词名称 作者 热度
1 将进酒 李白 82
2 桃花源记 陶渊明 81
3 满江红·写怀 岳飞 73
4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70
5 清明 杜牧 69
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65
7 关雎 佚名 65
8 陋室铭 刘禹锡 61
9 小石潭记 柳宗元 61
10 卜算子·咏梅 陆游 60
11 沁园春·雪 毛泽东 58
12 爱莲说 周敦颐 58
13 国风·秦风·蒹葭 佚名 58
14 木兰诗 佚名 57
15 春望 杜甫 57
16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56
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56
18 岳阳楼记 范仲淹 56
19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53
20 醉翁亭记 欧阳修 53
21 咏柳 贺知章 52
22 曹刿论战 左丘明 51
23 长恨歌 白居易 51
24 悯农二首·其二 李绅 50
25 梅花 王安石 49
26 春晓 孟浩然 49
27 嫦娥 李商隐 49
28 游山西村 陆游 49
29 元日 王安石 48
30 行路难·其一 李白 48
31 三峡 郦道元 47
32 望岳 杜甫 47
33 秋夕 杜牧 46
34 望庐山瀑布 李白 46
35 伤仲永 王安石 46
36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45
37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45
38 出师表 诸葛亮 45
3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及其弟子 45
40 与朱元思书 吴均 45
41 中秋 李朴 44
42 过零丁洋 文天祥 44
43 孙权劝学 司马光 44
44 静夜思 李白 44
4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44
4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44
47 口技 林嗣环 43
48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43
49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43
50 春夜喜雨 杜甫 43
51 鱼我所欲也 孟子及其弟子 43
52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3
53 滕王阁序 王勃 43
54 七步诗 曹植 43
55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42
56 天净沙·秋 白朴 42
57 春日 朱熹 42
5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42
59 送友人 李白 41
60 核舟记 魏学洢 40
61 邹忌讽齐王纳谏 刘向 40
62 月夜 刘方平 40
6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40
64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40
65 春雪 韩愈 40
66 秋思 张籍 40
67 望月怀远 张九龄 40
68 观沧海 曹操 40
69 离骚 屈原 39
70 题西林壁 苏轼 39
71 离骚(节选)·帝高阳之苗裔兮 屈原 39
72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39
73 黄鹤楼 崔颢 39
74 蜀道难 李白 39
75 饮酒·其五 陶渊明 39
76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38
77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38
78 示儿 陆游 38
79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38
80 次北固山下 王湾 38
81 过故人庄 孟浩然 38
82 使至塞上 王维 38
83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38
84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38
8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38
86 湖心亭看雪 张岱 37
87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37
88 忆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 37
89 小池 杨万里 37
90 山居秋暝 王维 37
9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37
92 两小儿辩日 列御寇 37
93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37
94 龟虽寿 曹操 37
95 长歌行 汉乐府 37
96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37
97 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之涣 36
9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6
99 泊船瓜洲 王安石 36
100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36

诗词正文(随机抽选)

10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拼音版
45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拼音版
38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拼音版
43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拼音版
35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