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乐府。
| 序 | 诗词名称 | 作者 | 热 |
|---|---|---|---|
| 1 | 黄鹤楼 | 崔颢 | 39 |
| 2 | 行经华阴 | 崔颢 | 4 |
| 3 | 望蓟门 | 祖咏 | 6 |
| 4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 崔曙 | 2 |
| 5 | 送魏万之京 | 李颀 | 7 |
| 6 | 登金陵凤凰台 | 李白 | 20 |
| 7 |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 高适 | 16 |
| 8 |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 岑参 | 3 |
| 9 |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王维 | 3 |
| 10 |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 王维 | 3 |
| 11 | 积雨辋川庄作 | 王维 | 11 |
| 12 | 酬郭给事 | 王维 | 2 |
| 13 | 蜀相 | 杜甫 | 25 |
| 14 | 客至 | 杜甫 | 13 |
| 15 | 野望 | 杜甫 | 11 |
| 16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杜甫 | 38 |
| 17 | 登高 | 杜甫 | 28 |
| 18 | 登楼 | 杜甫 | 15 |
| 19 | 宿府 | 杜甫 | 4 |
| 20 | 阁夜 | 杜甫 | 9 |
| 21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 杜甫 | 3 |
| 22 |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 杜甫 | 6 |
| 23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 杜甫 | 10 |
| 24 |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 杜甫 | 5 |
| 25 |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 杜甫 | 6 |
| 26 |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 刘长卿 | 3 |
| 27 | 长沙过贾谊宅 | 刘长卿 | 6 |
| 28 |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 刘长卿 | 4 |
| 29 | 赠阙下裴舍人 | 钱起 | 3 |
| 30 | 寄李儋元锡 | 韦应物 | 7 |
| 31 | 同题仙游观 | 韩翃 | 3 |
| 32 | 春思 | 皇甫冉 | 6 |
| 33 | 晚次鄂州 | 卢纶 | 5 |
| 34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柳宗元 | 8 |
| 35 | 西塞山怀古 | 刘禹锡 | 10 |
| 36 | 遣悲怀三首·其一 | 元稹 | 7 |
| 37 | 遣悲怀三首·其二 | 元稹 | 6 |
| 38 | 遣悲怀三首·其三 | 元稹 | 8 |
| 39 | 望月有感 | 白居易 | 21 |
| 40 | 锦瑟 | 李商隐 | 34 |
| 41 |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 李商隐 | 23 |
| 42 | 隋宫 | 李商隐 | 5 |
| 43 |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 李商隐 | 9 |
| 44 |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 李商隐 | 7 |
| 45 | 筹笔驿 | 李商隐 | 4 |
| 46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李商隐 | 28 |
| 47 | 春雨 | 李商隐 | 9 |
| 48 |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 李商隐 | 4 |
| 49 |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 李商隐 | 8 |
| 50 | 利州南渡 | 温庭筠 | 3 |
| 51 | 苏武庙 | 温庭筠 | 5 |
| 52 | 宫词 | 薛逢 | 4 |
| 53 | 贫女 | 秦韬玉 | 7 |
| 54 |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沈佺期 | 5 |
(唐)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唐)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诗三百首卷六(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