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曾咏史诗150首121~140

唐末诗人胡曾,号秋田,邵阳(今属湖南)人,是历史上第一位以“咏史”名集的诗人,撰有150首七绝,编为《咏史诗》一书,每首俱以地名为题,旨在评论古今得失,以议论为主,并非偶然感兴所作,亦不在乎词藻。

他的咏史诗是从唐末政治腐败、生灵涂炭的黑暗现实出发,藉历史事实来抒发自己感时纷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怀,关心、同情人民的痛苦的同时,又讽刺、批判统治者,寄托了渴望“中兴”的理想。

学者对其咏史诗的艺术价值方面评价不一,《四库存目提要》则评为“兴寄颇浅,格调亦卑”,总体而言文学地位不高。但另一方面,胡曾咏史诗正因不重词藻,故显得浅易通俗、明快流畅,风格质朴平易,且忠于史实、立论公允,因此自五代至明代,胡曾的咏史诗广泛流传。

诗词名称 作者
121 咏史诗·官渡 胡曾 1
122 咏史诗·不周山 胡曾 1
123 咏史诗·秦庭 胡曾 1
124 咏史诗·虞坂 胡曾 1
125 咏史诗·滹沱河 胡曾 1
126 咏史诗·延平津 胡曾 1
127 咏史诗·谷口 胡曾 1
128 咏史诗·叶县 胡曾 1
129 咏史诗·武陵溪 胡曾 1
130 咏史诗·陇西 胡曾 1
131 咏史诗·邓城 胡曾 1
132 咏史诗·荥阳 胡曾 1
133 咏史诗·渑池 胡曾 1
134 咏史诗·田横墓 胡曾 1
135 咏史诗·鲁城 胡曾 1
136 咏史诗·柏举 胡曾 1
137 咏史诗·洞庭 胡曾 1
138 咏史诗·金义岭 胡曾 1
139 咏史诗·涿鹿 胡曾 1
140 咏史诗·鸿沟 胡曾 1

诗词原文

121

咏史诗·官渡

胡曾

本初屈指定中华,官渡相持勒虎牙。

若使许攸财用足,山河争得属曹家。

拼音版
122

咏史诗·不周山

胡曾

共工争帝力穷秋,因此捐生触不周。

遂使世间多感客,至今哀怨水东流。

拼音版
123

咏史诗·秦庭

胡曾

楚国君臣草莽间,吴王戈甲未东还。

包胥不动咸阳哭,争得秦兵出武关。

拼音版
124

咏史诗·虞坂

胡曾

悠悠虞坂路欹斜,迟日和风簇野花。

未省孙阳身没后,几多骐骥困盐车。

拼音版
125

咏史诗·滹沱河

胡曾

光武经营业未兴,王郎兵革正凭陵。

须知后汉功臣力,不及滹沱一片冰。

拼音版
126

咏史诗·延平津

胡曾

延平津路水溶溶,峭壁巍岑一万重。

昨夜七星潭底见,分明神剑化为龙。

拼音版
127

咏史诗·谷口

胡曾

一旦天真逐水流,虎争龙战为诸侯。

子真独有烟霞趣,谷口耕锄到白头。

拼音版
128

咏史诗·叶县

胡曾

叶公丘墓已尘埃,云矗崇墉亦半摧。

借问往年龙见日,几多风雨送将来。

拼音版
129

咏史诗·武陵溪

胡曾

一溪春水彻云根,流出桃花片片新。

若道长生是虚语,洞中争得有秦人。

拼音版
130

咏史诗·陇西

胡曾

乘春来到陇山西,隗氏城荒碧草齐。

好笑王元不量力,函关那受一丸泥。

拼音版
131

咏史诗·邓城

胡曾

邓侯城垒汉江干,自谓深根百世安。

不用三甥谋楚计,临危方觉噬脐难。

拼音版
132

咏史诗·荥阳

胡曾

汉祖东征屈未伸,荥阳失律纪生焚。

当时天下方龙战,谁为将军作诔文。

拼音版
133

咏史诗·渑池

胡曾

日照荒城芳草新,相如曾此挫强秦。

能令百二山河主,便作樽前击缶人。

拼音版
134

咏史诗·田横墓

胡曾

古墓崔巍约路岐,歌传薤露到今时。

也知不去朝黄屋,只为曾烹郦食其。

拼音版
135

咏史诗·鲁城

胡曾

鲁公城阙已丘墟,荒草无由认玉除。

因笑臧孙才智少,东门钟鼓祀鶢鶋。

拼音版
136

咏史诗·柏举

胡曾

野田极目草茫茫,吴楚交兵此路傍。

谁料伍员入郢后,大开陵寝挞平王。

拼音版
137

咏史诗·洞庭

胡曾

五月扁舟过洞庭,鱼龙吹浪水云腥。

轩辕黄帝今何在,回首巴山芦叶青。

拼音版
138

咏史诗·金义岭

胡曾

凿开山岭引湘波,上去昭回不较多。

无限鹊临桥畔立,适来天道过天河。

拼音版
139

咏史诗·涿鹿

胡曾

涿鹿茫茫白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

丹霞遥映祠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

拼音版
140

咏史诗·鸿沟

胡曾

虎倦龙疲白刃秋,两分天下指鸿沟。

项王不觉英雄挫,欲向彭门醉玉楼。

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