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注音】
子
【注释】 1.达孝:最孝顺之人。矣乎:语尾助词。 2.春秋:这里指春秋两季祭祀祖先的时节。 3.陈:摆列。宗器:先世所重之祭器。 4.设:陈设。裳衣:指先祖留下来的衣服。 5.荐:进献。时食:正当时令的食物。 6.昭穆:宗庙安放神位的次序,左为昭,右为穆,始祖居中。 7.序爵:按爵位高低排序。 8.序事:安排行祭礼时的职事。 9.逮:及,即祖先的恩惠下及晚辈。 10.燕毛:指宴饮时按照头发颜色的深浅来别长幼,排座次。燕,通“宴”。 11.上帝:上天。 12.郊:古时冬至祭天为郊。社:古时夏至祭天为社。均为天子祭礼。 13.禘(dì):天子宗庙五年一次的大祭。尝:每年秋天的常祭。
【译文】 孔子说:“武王,周公真是最守孝道的人啊!守孝道的人,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继承先人未完的功业。在春秋两季,修缮祖上庙宇,陈列祭祀器具,摆设祭祀服饰,贡献应时的食品。宗庙祭祀的礼制,是要排列父子、长幼的顺序。按官爵排列次序,就可以分辨出贵贱,按职位排列次序,就能分辨出贤与不贤;敬酒时晚辈先向长辈举杯,这样祖先的恩惠就会延及到晚辈,宴饮时按头发的黑白次序坐,这样就使老少有次序。站在应该站的位置上,行先王传下的祭礼,演奏先王的音乐,尊敬先王所尊敬的,亲爱先王所亲爱的。侍奉死者如同侍奉活着的人,侍奉亡故的人如同侍奉现存的人,这是最高境界的孝啊。郊社祭礼,是用于侍奉上天的。庙宇的祭礼,是祭祀祖先的。明白了郊社的祭礼,大祭小祭的意义,治理国家就如同看手掌一样容易吧!”
拼音有误?我来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