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心三首·其二-拼音版-龚自珍

全文拼音

 秋 qiū 心 xīn 三 sān 首 shǒu·  其  二 èr

(qīng) 龚 gōng 自  珍 zhēn

 忽  筮 shì 一  官 guān 来 lái 阙 què 下 xià

 众 zhòng 中 zhōng 俯  仰 yǎng 不  材 cái 身 shēn

 新 xīn 知 zhī 触 chù 眼 yǎn 春 chūn 云 yún 过 guò

 老 lǎo 辈 bèi 填 tián 胸 xiōng 夜  雨  沦 lún

 天 tiān 问 wèn 有 yǒu 灵 líng 难 nán 置 zhì 对 duì

 阴 yīn 符  无  效 xiào 勿  虚  陈 chén

 晓 xiǎo 来 lái 客  籍  差  夸 kuā 富 

 无  数 shù 湘 xiāng 南 nán 剑 jiàn 外 wài 民 mín

原文

秋心三首·其二

()龚自珍

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

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

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

相关诗集诗单

龚自珍 秋心三首

注释

忽筮一官:即忽然获得一官之意。古人迷信,在出仕之前,用蓍草占卜以问吉凶,称为筮仕。阙下:宫阙之下,指京城北京。作者嘉庆二十五年(1820)入京为内阁中书,中间几年以母丧离职,至道光六年(1826)春复回京城为官。
不材:既是自谦没有才德,实际上又深寓雄才大略不为世所知,不为世所用的愤慨,与孟浩然“不才明主弃”同义。
夜雨沦:比喻老辈凋谢。
天问:《楚辞》篇名,屈原所作。
阴符:即《阴符经》,古代的一部兵书。这里指治国的谋略,改革的方案。
客籍:登记来客的册子。
差:尚。
富:多。
剑外:剑阁之外,指四川。

白话译文

忽然获得一个官职而来到京城,然而只能随众俯仰,与俗浮沉。
新认识的同僚如同过眼云烟,一触即逝;旧结交的前辈填满心中,然人皆谢世如同夜雨沦落。
屈原作《天问》对宇宙发出种种疑问,上帝难以解答,我纵有治国谋略但无人采纳,也不必徒劳地陈述。
一清早便有无数来自湘水之南或剑阁之外的人来访,来客登记簿上有一长串名字,倒还值得夸耀。

背景

  《秋心三首》作于清宣宗道光六年(1826),他第五次参加会试失败,而好友谢阶树、陈沆、程同文等相继谢世,心绪之恶,尤胜于三年之前写《夜坐》时。这组诗即在异样的凄凉落寞中写就,为自悼身世之作。

赏析

  第二首直接写实抒情,初入官场,官微言轻,新知交浅,老辈凋零,知音难觅。起首两句,虽然没有正面写出自己的不平,但暗藏锋芒,颇多弦外之音。内阁中书不过是个冷官闲职,不可能一展怀抱,只能随众俯仰。“俯仰” 二字正透露了作者的苦闷和不甘心,同时又与下文“阴符无效勿虚陈”句遥相呼应。接下来两句叙写自己的官场生活。一方面对庸俗不堪的官僚十分鄙视,不屑与处,一方面对志同道合的老前辈非常仰慕,充满怀念之情,爱憎取舍,对比鲜明。从艺术角度看,这两句属对精工,用词亦极妥帖。“触” 以双目则转瞬即逝,“填”于胸中则永志不忘,两个动词选用得十分恰当。“春云”“夜雨”,一轻丽,一沉郁,上下句不同的风格与各自表达的不同感情十分吻合。夜雨沦落的比喻,强化了对前辈逝世的悲悼之情,并传达出一种沉重的孤独感。颈联集中而强烈地表现了一个洞察封建国家新危机的有识之士的困惑苦闷,一个空怀经世之志,满腹治国谋略无从施展的志士仁人的愤懑不平。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怀,对社会弊病的敏锐观察力,而从上帝亦难置对中,亦可窥见当时社会危机的深重。“勿虚陈” 比直接说无处可陈更深一层,作者的失望,愤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借助《天问》《阴符》,以极少的字词容纳进极丰富的内容,以少胜多,耐人寻味。尾联于悲凉愤懑之际,宕开一笔。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落寞之际,与来访之人的真诚交往,是惟一的安慰。

作者

更多的了解作者?请参考龚自珍的著名诗词


拼音有误?我来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