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苏 洵
管 仲 相 桓 公 , 霸 诸 侯 , 攘 夷 狄 , 终 其 身 齐 国 富 强 , 诸 侯 不 敢 叛 。 管 仲 死 , 竖 刁 、 易 牙 、 开 方 用 , 威 公 薨 于 乱 , 五 公 子 争 立 , 其 祸 蔓 延 , 讫 简 公 , 齐 无 宁 岁 。 夫 功 之 成 , 非 成 于 成 之 日 , 盖 必 有 所 由 起 ; 祸 之 作 , 不 作 于 作 之 日 , 亦 必 有 所 由 兆 。 故 齐 之 治 也 , 吾 不 曰 管 仲 , 而 曰 鲍 叔 。 及 其 乱 也 , 吾 不 曰 竖 刁 、 易 牙 、 开 方 , 而 曰 管 仲 。 何 则 ? 竖 刁 、 易 牙 、 开 方 三 子 , 彼 固 乱 人 国 者 , 顾 其 用 之 者 , 威 公 也 。 夫 有 舜 而 后 知 放 四 凶 , 有 仲 尼 而 后 知 去 少 正 卯 。 彼 威 公 何 人 也 ? 顾 其 使 威 公 得 用 三 子 者 , 管 仲 也 。 仲 之 疾 也 , 公 问 之 相 。 当 是 时 也 , 吾 意 以 仲 且 举 天 下 之 贤 者 以 对 。 而 其 言 乃 不 过 曰 : 竖 刁 、 易 牙 、 开 方 三 子 , 非 人 情 , 不 可 近 而 已 。
呜 呼 ! 仲 以 为 威 公 果 能 不 用 三 子 矣 乎 ? 仲 与 威 公 处 几 年 矣 , 亦 知 威 公 之 为 人 矣 乎 ? 威 公 声 不 绝 于 耳 , 色 不 绝 于 目 , 而 非 三 子 者 则 无 以 遂 其 欲 。 彼 其 初 之 所 以 不 用 者 , 徒 以 有 仲 焉 耳 。 一 日 无 仲 , 则 三 子 者 可 以 弹 冠 而 相 庆 矣 。 仲 以 为 将 死 之 言 可 以 絷 威 公 之 手 足 耶 ? 夫 齐 国 不 患 有 三 子 , 而 患 无 仲 。 有 仲 , 则 三 子 者 , 三 匹 夫 耳 。 不 然 , 天 下 岂 少 三 子 之 徒 哉 ? 虽 威 公 幸 而 听 仲 , 诛 此 三 人 , 而 其 余 者 , 仲 能 悉 数 而 去 之 耶 ? 呜 呼 ! 仲 可 谓 不 知 本 者 矣 。 因 威 公 之 问 , 举 天 下 之 贤 者 以 自 代 , 则 仲 虽 死 , 而 齐 国 未 为 无 仲 也 。 夫 何 患 三 子 者 ? 不 言 可 也 。 五 伯 莫 盛 于 威 、 文 , 文 公 之 才 , 不 过 威 公 , 其 臣 又 皆 不 及 仲 ; 灵 公 之 虐 , 不 如 孝 公 之 宽 厚 。 文 公 死 , 诸 侯 不 敢 叛 晋 , 晋 习 文 公 之 余 威 , 犹 得 为 诸 侯 之 盟 主 百 余 年 。 何 者 ? 其 君 虽 不 肖 , 而 尚 有 老 成 人 焉 。 威 公 之 薨 也 , 一 乱 涂 地 , 无 惑 也 , 彼 独 恃 一 管 仲 , 而 仲 则 死 矣 。
夫 天 下 未 尝 无 贤 者 , 盖 有 有 臣 而 无 君 者 矣 。 威 公 在 焉 , 而 曰 天 下 不 复 有 管 仲 者 , 吾 不 信 也 。 仲 之 书 , 有 记 其 将 死 论 鲍 叔 、 宾 胥 无 之 为 人 , 且 各 疏 其 短 。 是 其 心 以 为 数 子 者 皆 不 足 以 托 国 。 而 又 逆 知 其 将 死 , 则 其 书 诞 谩 不 足 信 也 。 吾 观 史 鰌 , 以 不 能 进 蘧 伯 玉 , 而 退 弥 子 瑕 , 故 有 身 后 之 谏 。 萧 何 且 死 , 举 曹 参 以 自 代 。 大 臣 之 用 心 , 固 宜 如 此 也 。 夫 国 以 一 人 兴 , 以 一 人 亡 。 贤 者 不 悲 其 身 之 死 , 而 忧 其 国 之 衰 , 故 必 复 有 贤 者 , 而 后 可 以 死 。 彼 管 仲 者 , 何 以 死 哉 ?
* 注音校对中...
(宋)苏洵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更多的了解作者?请参考苏洵的著名诗词。
拼音有误?我来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