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注音】
初
【注释】 1. 张衡:字平子。东汉文学家、科学家。所作《定情赋》残文见于《艺文类聚》卷十八。 2. 蔡邕(yōng):字伯喈。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所作《静情赋》已失传。 3. 检:检束,收敛。逸辞:热情奔放的言辞。这里指放荡之语。宗:本,以……为宗。澹泊:恬淡寡欲。 4. 荡:放纵。思虑:指构思、想象。 5. 闲正:犹“闲雅”,从容大方。 6. 抑:遏止,压制。流宕(dàng):放荡。 7. 谅:料想。讽谏:委婉劝谏。 8. 缀(zhuì)文:作文。缀,连缀。 9. 奕(yì)代:累世,屡代。继作:何孟春注:“赋情始楚宋玉,汉司马相如、平子、伯喈继之为《定》、《静》之辞。而魏则陈琳、阮璃作《止欲赋》,王粲作《闲邪赋》,应玩作《正情赋》,曹植作《静思赋》,晋张华作《永怀赋》,此靖节所谓‘奕世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者也。”(《陶靖节集》卷五) 10. 触类:触及同类事情而有感动。 11. 广其辞义:在文辞和内容上都加以扩展和发挥。 12. 园闾:指田舍。闾,里巷的大门。 13. 染翰:用毛笔蘸墨。为之:写这篇赋。 14. 文妙:文彩,才华。 15. 庶:庶凡,即大概、希望之意。谬:违背。
【译文】 当初张衡写《定情赋》,蔡邕写《静情赋》,他们收敛放荡的文辞而崇尚恬淡澹寡欲,开始还放荡情思,而最后归于雅正。这样来抑制流于歪邪低鄙的不正当心念,想来也有助于讽喻时弊、劝谏君主。作文的才士,一代接一代地继续撰作,并且感触于相同的情思,推广他们的辞义。我在田舍多有空暇,复又吮墨摇笔写了一篇;虽然文字婉妙不足,或许不违背先前作者的意旨吧!
【原文注音】
夫
【注释】 1. 夫:发语词,无意义。瓌(guī)逸:仙姿出众的样子。瑰:奇伟、珍贵。逸:超迈。令:美好,美妙。旷世:世所未有。秀群:超群出众。 2. 表:外表,外貌。倾城:一城之人皆为之倾倒。形容女子容貌极美。《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期:希望,追求。有德于传闻:将美好的品德传扬。 3. 佩:佩戴。鸣玉:古人佩戴在身上的玉饰,行走时相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故谓之“鸣玉”。齐:并列,等量(与前文“佩”互文)。 4. 淡:轻视,看不起。俗内:世俗之内。负:怀抱,具有。雅志:高雅脱俗之志。 5. 晨曦:早晨的阳光。易夕:容易迟暮。长勤:长期愁苦,充满忧劳。《楚辞·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6. 同一:同样,相同。尽:生命终止。百年:指一生。殷:多。 7. 褰(qiān):揭起,拉开。朱帷:红色的幔帐。泛:这里是弹奏的意思。清瑟:清越的瑟声。瑟,拨弦乐器、形似古琴、通常有二十五弦。 8. 送:舒放。纤指:柔细的手指。余好:美妙不尽。指瑟声袅袅不绝。攘(ráng):将。曹植《美女篇》:“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缤纷:指衣袖飘动的样子,美态纷呈。 9. 瞬(shùn):目光转动。流眄(miǎn):转动眼睛;斜视的样子。含言笑而不分:似笑非笑,难以分辨清。意谓总是面带微笑。宋玉《神女赋》:“含然若其不分兮。” 10. 景:日光。张载《七哀》诗:“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轩:窗。 11. 悲商:悲凉的秋风之声。商,为五音之一。古人以徵、角、商、羽配四季。《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叩林:吹动林木。 12. 睇(dì):斜视,流盼。天路:天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注:“植常为瑟调歌辞曰:‘自谓终天路,忽焉下沈渊。”《晋书·束晰传》:“徒屈蟠于坎井,眄天路而不游。”府促:低头急弹。 13. 神仪:神情仪态。妩媚:姿态美好可爱。详妍:安详美妙。
【译文】 那人的风姿多么艳丽俊逸,旷绝一世而独特超群;显出人人倾倒的艳美,期望情操为人传闻。心志和佩带的玉璧一样纯洁,品行等同幽兰而相互争芬;淡薄世俗的柔情,抱负雅志如白云。悲惜晨光容易迟暮,感慨人生常多辛劳;同样都百年而尽,为何欢少而愁多。揭开红色帷幕端坐室中,抚清瑟而聊取欢欣。纤指划动而清音袅袅不绝,伸腕抚奏白色衣袖灼灼闪耀;美目闪动而秋波流转,含言带笑而不可分辨。曲调弹到将半,夕阳斜落西窗。凉风吹林,白云依山。仰视天边,俯身急弹。仪态妩媚,举止娴雅。
【原文注音】
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