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孟 东 野 序
(唐) 韩 愈
大 凡 物 不 得 其 平 则 鸣 : 草 木 之 无 声 , 风 挠 之 鸣 。 水 之 无 声 , 风 荡 之 鸣 。 其 跃 也 , 或 激 之 ; 其 趋 也 , 或 梗 之 ; 其 沸 也 , 或 炙 之 。 金 石 之 无 声 , 或 击 之 鸣 。 人 之 于 言 也 亦 然 , 有 不 得 已 者 而 后 言 。 其 歌 也 有 思 , 其 哭 也 有 怀 , 凡 出 乎 口 而 为 声 者 , 其 皆 有 弗 平 者 乎 !
乐 也 者 , 郁 于 中 而 泄 于 外 者 也 , 择 其 善 鸣 者 而 假 之 鸣 。 金 、 石 、 丝 、 竹 、 匏 、 土 、 革 、 木 八 者 , 物 之 善 鸣 者 也 。 维 天 之 于 时 也 亦 然 , 择 其 善 鸣 者 而 假 之 鸣 。 是 故 以 鸟 鸣 春 , 以 雷 鸣 夏 , 以 虫 鸣 秋 , 以 风 鸣 冬 。 四 时 之 相 推 敚 , 其 必 有 不 得 其 平 者 乎 ?
其 于 人 也 亦 然 。 人 声 之 精 者 为 言 , 文 辞 之 于 言 , 又 其 精 也 , 尤 择 其 善 鸣 者 而 假 之 鸣 。 其 在 唐 、 虞 , 咎 陶 、 禹 , 其 善 鸣 者 也 , 而 假 以 鸣 , 夔 弗 能 以 文 辞 鸣 , 又 自 假 于 《 韶 》 以 鸣 。 夏 之 时 , 五 子 以 其 歌 鸣 。 伊 尹 鸣 殷 , 周 公 鸣 周 。 凡 载 于 《 诗 》 、 《 书 》 六 艺 , 皆 鸣 之 善 者 也 。 周 之 衰 , 孔 子 之 徒 鸣 之 , 其 声 大 而 远 。 传 曰 :“ 天 将 以 夫 子 为 木 铎 。” 其 弗 信 矣 乎 ! 其 末 也 , 庄 周 以 其 荒 唐 之 辞 鸣 。 楚 , 大 国 也 , 其 亡 也 以 屈 原 鸣 。 臧 孙 辰 、 孟 轲 、 荀 卿 , 以 道 鸣 者 也 。 杨 朱 、 墨 翟 、 管 夷 吾 、 晏 婴 、 老 聃 、 申 不 害 、 韩 非 、 慎 到 、 田 骈 、 邹 衍 、 尸 佼 、 孙 武 、 张 仪 、 苏 秦 之 属 , 皆 以 其 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