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拼音版-李商隐

全文拼音

 桂 guì 林 lín

(táng) 李  商 shāng 隐 yǐn

 城 chéng 窄 zhǎi 山 shān 将 jiāng 压 

 江 jiāng 宽 kuān 地  共 gòng 浮 

 东 dōng 南 nán 通 tōng 绝 jué 域 

 西  北 běi 有 yǒu 高 gāo 楼 lóu

 神 shén 护  青 qīng 枫 fēng 岸 àn

 龙 lóng 移  白 bái 石 shí 湫 qiū

 殊 shū 乡 xiāng 竟 jìng 何  祷 dǎo

 箫 xiāo 鼓  不  曾 céng 休 xiū

原文

桂林

()李商隐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百度百科

注释

江:指桂江、荔江。
绝域:极远之地。
高楼:指雪观楼,见《桂海虞衡志》。
白石湫:在桂林城北七十里,俗名白石潭。
殊乡:异乡;他乡。
祷:请求,盼望。
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

白话译文

桂林城窄四周的山好像要压下来,荔江江面开阔好像浮在地面一般。
东南荔江通向极远之地,西北耸立着高高的雪观楼。
青枫两岸的树木,有神灵在此护佑;而在深邃的白石潭底,还游弋着巨龙。
龙船上箫鼓的声音从不停歇,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祈求呢?

赏析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城窄被山包围,很压抑,端午节涨水,漓江宽阔,江中的洲子局部被水淹没就产生诗中的“江宽地共浮”现象,作者写的是景,对桂林的印象。也表达了作者的心镜。当时诗人受朝中“牛(僧孺)李(德裕)党争”的牵累,被排斥出朝,随好友桂管观察使郑亚来到桂州,任掌书记闲职,心头自有一番滋味。北宋诗人黄庭坚流放宜州,路过桂林,也为秀丽的桂林山水所吸引、所陶醉,忘却了自己的不幸,写出了《到桂州》:“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蹶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干峰何!”诗中所提到的李成、郭熙皆为著名画家。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这两句中“箫鼓”就是扒龙船中的唢呐及龙船鼓。他刚到桂林,对桂林龙船习俗不了解,旧时扒龙船,有在庙里日夜唱龙船歌,唢呐、鼓、锣伴奏的习俗。“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箫鼓的声音从不停息,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祈求呢?真实描述了作者的思索。李商隐的诗句告诉大家,他当时就住在龙船庙附近,近漓江,周边有山,西北有高楼。
  桂林至阳朔的百里漓江,碧水萦回,奇峰夹岸,不仅有“山青、水秀、洞奇、石巧”四绝,还有“深潭、险滩、流泉、飞瀑”四观。这些在文人诗作中也都有表现。如唐代许浑《送杜秀才》诗曰:“桂州南去谁与同,处处山连水自通。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朝霞辉映,绿草千里,斜阳光照,船帆半挂……整首诗如一幅艳丽的水彩画。明代俞安期《漓江舟行》,写出了躺卧小舟漂流漓江的奇妙境界:“桂楫轻舟下粤关,谁言岭外客行艰?高眠翻爱漓江路,枕底涛声枕上山。”枕下流水潺潺,枕旁峰峦渐去,令人神往,令人眷念。清代张联桂《望桂林阳朔沿江诸山放歌》,则描绘了漓江雨后的动人景象,诗中曰:“须臾雨过云亦散,依旧万朵青芙蓉。

作者

更多的了解作者?请参考李商隐的著名诗词


拼音有误?我来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