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林-拼音版-王安石

全文拼音

 定 dìng 林 lín

(sòng) 王 wáng 安 ān 石 shí

 漱 shù 甘 gān 凉 liáng 病 bìng 齿 chǐ

 坐 zuò 旷 kuàng 息  烦 fán 襟 jīn

 因 yīn 脱 tuō 水 shuǐ 边 biān 屦 

 就 jiù 敷  岩 yán 上 shàng 衾 qīn

 但 dàn 留 liú 云 yún 对 duì 宿 

 仍 réng 值 zhí 月 yuè 相 xiāng 寻 xún

 真 zhēn 乐  非 fēi 无  寄 

 悲 bēi 虫 chóng 亦  好 hǎo 音 yīn

原文

定林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释

⑴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王安石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⑵漱甘:即用泉水漱口。甘,指泉水。这句语出《世说》孙楚“枕石漱流”之典。病齿:牙病;牙齿痛。亦指有病的牙齿。
⑶坐旷:坐在空旷的地方。烦襟:烦躁的心情。襟,指胸怀、心怀。
⑷屦(jù):古代用麻葛制成的一种鞋。
⑸岩上:一作“床上”。
⑹仍:又。
⑺无寄:没有着落;无所寄托。
⑻好音:悦耳的声音。《诗经·鲁颂·泮水》:“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白话译文

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病齿生凉。坐在空旷的地方,烦躁的心情顿时宁静了。脱掉鞋子,在岩石上铺上被褥,躺在上面。只留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寻来。真正的快乐不是不能寄托,悲鸣的虫声同样是悦耳的声音。

背景

  《定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时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即兴即事,信笔写来,展现了作者退归后的生活情形及精神上物我两忘的境界,若不用意,实则在恬淡闲适之中寓含有悲慨惆怅之意。

赏析

  王安石一生都摆脱不掉疾病的纠缠,却能成为伟大的政治诗人,实在令人钦佩。他的诗中提及患病的至少40余首。所患有眼疾、腰疾、昏眩、齿病等。因此,《定林》开篇便言:“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诗人用山中甘冽的泉水漱口,口齿(病齿)生凉,坐在幽寂、空旷的地方,顿感烦躁的心情都宁静下来了。这两句,抒写感受。
颔联“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通过描写两个细节,透露出诗人微妙难言的衷曲和守正自信的品格。面对山中美景,诗人情不自禁,脱掉鞋子,在岩石上铺上被褥,躺在岩石之上。诗人闲适自得之状,呼之欲出。
颈联“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为人称道。诗人欲留流白云对宿,恰好又逢明月相寻,两情相契,其乐融融!“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白云、明月人格化,因此,这里的自然之景,已打上了诗人的烙印,是“人化的自然”。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尾联“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突出“真乐”之意趣。诗人被罢官后,寄情自然山水,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真乐”一词,见于《列子·仲尼》“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晋张湛注:“都无所乐,都无所知,则能乐天下之乐,知天下之知,而我无心者也。”“无心”是指毫无机心。诗人自问无论出处,皆以道为准,未尝杂有机心,故能得“真乐”,即使听到“悲虫”之音亦感到愉悦。
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经常到定林寺游玩休憩,并写过不少诗作,这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首。这首诗即兴即事,信笔写来,展现了作者退归后的生活情形及精神上物我两忘的境界。最后两句抒写自己旷达的胸怀,极富理趣。

作者

更多的了解作者?请参考王安石的著名诗词


拼音有误?我来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