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柳 宗 元
灌 水 之 阳 有 溪 焉 , 东 流 入 于 潇 水 。 或 曰 : 冉 氏 尝 居 也 , 故 姓 是 溪 为 冉 溪 。 或 曰 : 可 以 染 也 , 名 之 以 其 能 , 故 谓 之 染 溪 。 予 以 愚 触 罪 , 谪 潇 水 上 。 爱 是 溪 , 入 二 三 里 , 得 其 尤 绝 者 家 焉 。 古 有 愚 公 谷 , 今 予 家 是 溪 , 而 名 莫 能 定 , 士 之 居 者 , 犹 龂 龂 然 , 不 可 以 不 更 也 , 故 更 之 为 愚 溪 。
愚 溪 之 上 , 买 小 丘 , 为 愚 丘 。 自 愚 丘 东 北 行 六 十 步 , 得 泉 焉 , 又 买 居 之 , 为 愚 泉 。 愚 泉 凡 六 穴 , 皆 出 山 下 平 地 , 盖 上 出 也 。 合 流 屈 曲 而 南 , 为 愚 沟 。 遂 负 土 累 石 , 塞 其 隘 , 为 愚 池 。 愚 池 之 东 为 愚 堂 。 其 南 为 愚 亭 。 池 之 中 为 愚 岛 。 嘉 木 异 石 错 置 , 皆 山 水 之 奇 者 , 以 予 故 , 咸 以 愚 辱 焉 。
夫 水 , 智 者 乐 也 。 今 是 溪 独 见 辱 于 愚 , 何 哉 ? 盖 其 流 甚 下 , 不 可 以 溉 灌 。 又 峻 急 多 坻 石 , 大 舟 不 可 入 也 。 幽 邃 浅 狭 , 蛟 龙 不 屑 , 不 能 兴 云 雨 , 无 以 利 世 , 而 适 类 于 予 , 然 则 虽 辱 而 愚 之 , 可 也 。
宁 武 子 “ 邦 无 道 则 愚 ”, 智 而 为 愚 者 也 ; 颜 子 “ 终 日 不 违 如 愚 ”, 睿 而 为 愚 者 也 。 皆 不 得 为 真 愚 。 今 予 遭 有 道 而 违 于 理 , 悖 于 事 , 故 凡 为 愚 者 , 莫 我 若 也 。 夫 然 , 则 天 下 莫 能 争 是 溪 , 予 得 专 而 名 焉 。
溪 虽 莫 利 于 世 , 而 善 鉴 万 类 , 清 莹 秀 澈 , 锵 鸣 金 石 , 能 使 愚 者 喜 笑 眷 慕 , 乐 而 不 能 去 也 。 予 虽 不 合 于 俗 , 亦 颇 以 文 墨 自 慰 , 漱 涤 万 物 , 牢 笼 百 态 , 而 无 所 避 之 。 以 愚 辞 歌 愚 溪 , 则 茫 然 而 不 违 , 昏 然 而 同 归 , 超 鸿 蒙 , 混 希 夷 , 寂 寥 而 莫 我 知 也 。 于 是 作 《 八 愚 诗 》 , 纪 于 溪 石 上 。
* 注音校对中...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托物兴辞,寓意深远 作者不是客观地描摹自然风景,而是托物兴辞,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正如《古文观止》评此文:“通篇就一‘愚’字点次成文,借愚溪自写照,愚溪之风景宛然,自己之行事亦宛然。前后关合照应,异趣沓来,描写最为出色。”仅就第二段来看,仅百余字,就一连用了十二个“愚”字。其他各段,也都以“愚”字统贯。这样,文章就具有朝着中心凝聚的向心力,结构也显得集中紧凑。作者在对于幽奇秀美的山光水色的描绘中,或隐或现地折射出自己的影子。愚溪具有“清莹秀澈”的美景,却被弃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游赏,无人涉足,甚至也无人过问,这不正是同作者一样的遭遇吗?欣赏愚溪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也只有这落寞的愚溪,他慨叹这样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正是借此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这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写景善于布局 本文在记愚溪八景时,善于摄景,巧于布局,八景的位置和距离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读者仿佛跟着作者自潇水入溪,溯流二三里,上岸,登小丘,又东北行六十步,见六孔泉,随泉沿沟向南,见一大池,到池东入一堂,出堂又到堂南亭子上,回头西望池中秀丽的小岛。除写景外,还叙述了作者如何被贬潇水上,又如何迁家于此,如何在愚溪安家栖息,也议论了愚溪的定名问题。在这样短的篇幅中,把议论、叙事、写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议论清晰,叙事井然。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谪(zhé)潇水上犹龂龂(yín yín)然、不可以不更(gēng)也遂负土累(lěi)石、塞(sāi)其隘(ài)智者乐(yào)也、又峻急多坻(chí)石幽邃(suì)浅狭、不能兴(xīng)云雨
更多的了解作者?请参考柳宗元的著名诗词。
拼音有误?我来纠错